动态路由协议概述动态路由是基于某种路由协议来实现的,路由协议定义了路由器与其他路由器通信时的一些规则。虽然静态路由在某些时刻很有用,但是必须手工配置每条路由条目,对于大中型的网络或拓扑经常改变的情况,
.
-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
动态路由是基于某种路由协议来实现的,路由协议定义了路由器与其他路由器通信时的一些规则。
虽然静态路由在某些时刻很有用,但是必须手工配置每条路由条目,对于大中型的网络或拓扑经常改变的情况,配置和维护静态路由的工作量变得非常繁重,因此使用动态路由是必要的。
动态路由是网络中路由器之间互相通信,传递路由信息,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的过程。它能实时地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,如果路由更新信息表明网络发生了变化,路由选择软件就会重新计算路由,并发出新的路由更新信息,这些信息通过各个网络,引起各路由器重新启动其他路由算法,并更新各自的路由表,动态地反映网络拓扑的变化。 - 动态路由的特点
配置简单
稳定性强
减少管理任务
灵活性强
占用带宽资源 - 动态路由协议的度量值
- 跳数
选择到达目标网络跳数少的链路转发数据 - 带宽
选择高速带宽链路转发数据 - 负载
选择低负载的链路转发数据 - 时延
转发数据包延迟小的链路转发数据 - 可靠性
选择故障率低的链路转发数据 - 成本
选择源到目标网络成本低的链路转发数据,成本是一个综合性的度量值 - 收敛
收敛速度越快网络识别故障速度越快,所有路由器路由表到达一致状态使用的时间 - 动态路由协议的类型
-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
比跳数作为度量值,选择跳数少的链路转发数据,RIP IGRP都属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-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
基于网络拓扑进行转发,了解整个网络环境,计算到达每个点的最佳路径生成路由表,OSPF BGP IS-IS属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- RIP的工作原理
- 定期更新
每隔30s更新一次路由表 - 邻居
两个路由器共享同一条链路称为邻居,基于传闻动态路由协议更新路由表 - 广播更新
默认使用广播路由协议更新路由表 - 全路由表更新
到达更新时间将整个路由表对外进行广播 - 路由表的形成
- RIP的度量值与更新时间
- RIP的度量值
RIP路由协议使用跳数作为唯一的度量值,在RIP中规定了跳数的最大值为15,16跳视为目标主机不可达。 - RIP的更新时间
RIP使用UDP协议,端口号是520,路由器启动后,平均每隔30s就从每个启动RIP协议的接口不断地发送出路由更新消息 - 水平分割
防止网络环路,减少广播链路带宽资源占用 - RIP的版本
- v1:使用广播协议更新,广播地址255.255.255.255不支持子网划分,自动汇总不能关。
- v2:使用组播协议更新,组播地址224.0.0.9支持子网划分,支持关闭路由汇总
- RIP的基本配置命令
- 配置RIP v1
R1(config)#router rip | 启动RIP进程 |
---|---|
R1(config-router)# network 192.168.1.0 | 宣告直连网络 |
配置RIP v2 R1(config)#router rip 启动RIP进程 R1(config-router)#version 2 配置rip版本2
R1(config-router)#network 192.168.1.0 | 宣告直连网络 |
---|---|
R1(config-router)#no auto-summary | 关闭路由汇总 |
- 查看路由协议
R1#show ip protocols - 过滤关键字为rip
R1#show running-config | section r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