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小型网络构建-RIP协议路由类型:路由器获得路由条目的方式直连非直连 静态 动态 IGP:internal gateway protocol , DV - distance
.
中小型网络构建-RIP协议
路由类型:
路由器获得路由条目的方式
直连非直连 静态 动态 IGP:internal gateway protocol , DV - distance vector ,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RIP IGRP EIGRP LS - link state ,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ISIS OSPF EGP: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 ,
RIP: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,路由信息协议 -概述: RIP 是一种距离矢量路由协议,一般应用于小型的企业网络, 当我们在路由器之间运行 RIP之后,该协议会动态的、 周期性的、以组播的方式 发送 RIP response 报文,里面包含的就是自己本地路由表 中的路由条目。 当路由器想要请求一个路由条目的时候,会发送 RIP request 报文。 该协议,是属于 OSI 第 7 层,使用的端口号为 : UDP 520 RIP分为2个版本: v1: 周期性 - 30s 广播方式 - 255.255.255.255 全部路由表更新 - 每次发送的更新,包含本地的 全部路由表 条目; v2: 周期性 - 30s 组播方式 - 224.0.0.9 增量更新 - 每次仅仅发送那些变化的路由条目 支持携带子网掩码 支持认证功能 支持“标记” -作用 在“直接相连的路由器之间” 互相 传递 路由条目; -原理 request: 请求报文 , 向对方索要路由条目信息; respone: 响应报文 , 向对方发送路由条目信息; -配置 1.启用路由协议 RIP [R1]rip [1-65535] ,如果不写,默认是1 ; [R1-rip-1] RIP进程号: 仅仅在设备本地起作用 ; 在设备本地区分不同的 RIP 进程; 不同的 RIP 进程之间,是不可以互相通信的; 2.配置 RIP 版本(1/2) [R1]rip [R1-rip-1] version 2 --> 将版本设置为 RIPv2; 默认版本是 RIPv1 ; 3.配置 RIP 协议宣告的网段 [R1]rip [R1-rip-1]network 10.0.0.0 # network 命令后面跟的不是一个路由条目; # network 命令后面跟的是一个 IP 地址范围 -该命令仅仅对本地的直连接口起作用 -通过该命令确定本地设备的哪些接口的IP地址 的范围是属于 network后面的 10.0.0.0 的; -让属于这个网段范围内的接口启用 RIP 进程: *该接口上可以发送RIP包; *该接口上可以接收RIP包; *该接口上的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就可以i 装到 RIP 的包里面去,然后传出去;首先配置IP地址在配置RIP协议的时候注意RIP版本要在同一版本然后在路由器上分别加入相邻网段即可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