侧边栏壁纸
博主头像
落叶人生博主等级

走进秋风,寻找秋天的落叶

  • 累计撰写 130562 篇文章
  • 累计创建 28 个标签
  • 累计收到 9 条评论
标签搜索

目 录CONTENT

文章目录

CentOS 7 firewalld使用简介

2023-11-08 星期三 / 0 评论 / 0 点赞 / 65 阅读 / 5987 字

Centos升级到7之后,发现无法使用iptables控制Linuxs的端口,google之后发现Centos 7使用firewalld代替了原来的iptables。下面记录如何使用firewalld

Centos升级到7之后,发现无法使用iptables控制Linuxs的端口,google之后发现Centos 7使用firewalld代替了原来的iptables。下面记录如何使用firewalld开放Linux端口:

1.快速使用说明

开启端口

#在tcp协议上开放80端口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80/tcp --permanent#重新加载防火墙规则firewall-cmd --reload

开端端口区间

#在tcp协议上开放8080-8090的端口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8080-8090/tcp #在udp协议上开放8080-8090的端口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8080-8090/udp #重新加载防火墙规则firewall-cmd --reload

命令含义

--zone #作用域--add-port=80/tcp #添加端口,格式为:端口/通讯协议--permanent #永久生效,没有此参数重启后失效

重启防火墙

firewall-cmd --reload

查询firewalld的状态

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

2.firewalld简介

firewalld是centos7的一大特性,最大的好处有两个:支持动态更新,不用重启服务;第二个就是加入了防火墙的“zone”概念

firewalld有图形界面和工具界面,由于我在服务器上使用,图形界面请参照官方文档,本文以字符界面做介绍

firewalld的字符界面管理工具是 firewall-cmd 

firewalld默认配置文件有两个:/usr/lib/firewalld/ (系统配置,尽量不要修改)和 /etc/firewalld/ (用户配置地址)

zone概念

硬件防火墙默认一般有三个区,firewalld引入这一概念系统默认存在以下区域(根据文档自己理解,如果有误请指正):

  1. drop:默认丢弃所有包
  2. block:拒绝所有外部连接,允许内部发起的连接
  3. public:指定外部连接可以进入
  4. external:这个不太明白,功能上和上面相同,允许指定的外部连接
  5. dmz:和硬件防火墙一样,受限制的公共连接可以进入
  6. work:工作区,概念和workgoup一样,也是指定的外部连接允许
  7. home:类似家庭组
  8. internal:信任所有连接

对防火墙不算太熟悉,还没想明白public、external、dmz、work、home从功能上都需要自定义允许连接,具体使用上的区别还需高人指点

3.安装firewalld

yum install firewalld firewall-config

4.firewalld常用命令

#启动:systemctl start  firewalld#查看状态: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 或者 firewall-cmd --state#停止: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#禁用:systemctl stop firewalld

5.systemctl

systemctl是CentOS7的服务管理工具中主要的工具,它融合之前service和chkconfig的功能于一体。

启动一个服务: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.service
关闭一个服务:systemctl stop firewalld.service
重启一个服务: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.service
显示一个服务的状态: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.service
在开机时启用一个服务: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.service
在开机时禁用一个服务: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.service
查看服务是否开机启动:systemctl is-enabled firewalld.service
查看已启动的服务列表:systemctl list-unit-files|grep enabled
查看启动失败的服务列表:systemctl --failed

6.配置firewalld

#查看版本:firewall-cmd --version#查看帮助:firewall-cmd --help#查看设置:       #显示状态:       firewall-cmd --state       #查看区域信息:        firewall-cmd --get-active-zones       #查看指定接口所属区域:       firewall-cmd --get-zone-of-interface=eth0#拒绝所有包:firewall-cmd --panic-on#取消拒绝状态:firewall-cmd --panic-off#查看是否拒绝:firewall-cmd --query-panic#更新防火墙规则:firewall-cmd --reloadfirewall-cmd --complete-reload

    两者的区别就是第一个无需断开连接,就是firewalld特性之一动态添加规则,第二个需要断开连接,类似重启服务

将接口添加到区域,默认接口都在public

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interface=eth0

永久生效再加上 --permanent 然后reload防火墙

设置默认接口区域

firewall-cmd --set-default-zone=public

立即生效无需重启

打开端口(貌似这个才最常用)

查看所有打开的端口:

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list-ports

加入一个端口到区域:

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8080/tcp

若要永久生效方法同上

打开一个服务

类似于将端口可视化,服务需要在配置文件中添加,/etc/firewalld 目录下有services文件夹,这个不详细说了,详情参考文档

firewall-cmd --zone=work --add-service=smtp

移除服务

firewall-cmd --zone=work --remove-service=smtp

 

广告 广告

评论区